您的位置:首页 → 行业动态

功能化瓷砖 防滑陶瓷地砖 保温陶瓷砖 抗静电陶瓷砖 吸声陶瓷砖 红外辐射陶瓷砖 抗菌陶瓷 自洁陶瓷砖
发布时间:2012-01-27 11:06  来源:本站  阅读:

 

功能化瓷砖

 

通过创新,将特陶的功能加入到传统陶瓷中,使得传统陶瓷产品产生新的功能,由于与其他同类产品相比具备更多的功能,功能化的瓷砖可以在产品价值空间方面取得更高的附加值。以下分别介绍功能化陶瓷大家庭中的一些产品。

 

防滑陶瓷地砖

陶瓷地砖湿滑,给行人造成伤害的例子在国内外很多,商家或厂家可能要为此赔偿巨额费用。当前的主要对策有:一是通过在模具上雕刻花纹,提高陶瓷砖表面粗糙度,进而提高摩擦系数。二是通过调整釉料配方,提高摩擦系数。相关专家研制出一种用印花釉取代过去模具雕刻的方法,其原理是两种釉表面张力之差可达到凹凸不平的防滑效果。

 

保温陶瓷砖

目前,国家重点推广的建筑外墙保温材料一般为EPS(发泡聚苯乙烯)XPS(挤塑聚苯乙烯),其中EPS占节能建筑的90%左右。但该材料存在重大火灾隐患,其整体性、耐久性、防火、防雨水渗透性及物理化学稳定性等都存在不足。保温隔热陶瓷采用多孔材料做坯体,然后在坯体表面施釉处理,使之既具有良好的隔热保温性能,且施工简便,产品强度高、化学稳定性好、耐水抗冻、防火阻燃,是理想的建筑节能材料。

 

抗静电陶瓷砖

在安放精密仪器、处理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等场合,要求墙地砖具有一定的导电能力,然后通过导电混凝土把静电导入大地。瓷砖中加入氧化锑、氧化铜、氧化铈、氧化铌、氧化锡等或选用具有半导体性的釉面,使它具有导电性,防止静电的产生。日本在现有抗静电彩釉墙地砖的基础上,开发出一种抗静电彩釉墙地砖生产新工艺。该工艺利用熔块技术的原理,锑化合物不直接加入釉料基料中,而是预先熔块化,以熔块的形态加入含有氧化锡的釉料基料中配制釉料。其优点是可使锑化合物固溶在熔块中,仅有不固溶在熔块中的少部分才挥发,充分抑制锑化合物挥发,防止釉面针孔形成,使釉面处于良好状态。

 

吸声陶瓷砖

泡沫陶瓷具有大量从表到里的三维连通的网状小孔结构。当声波传人泡沫陶瓷内部后,引起孔隙中的空气振动,并与陶瓷“骨架”发生摩擦。由于拈滞作用,声波被转化为热能而消耗,从而达到吸声效果。泡沫陶瓷吸声构件在公路交通噪声能量集中在200Hz-1000Hz具有良好的吸声性能,能很好地吸收因反射而产生的混响声,使屏障内行车道区域的声环境得到有效改善。目前以聚苯乙烯为发泡剂的轻质陶瓷面砖,即在普通陶瓷泥浆中加入2-3%的颗粒状聚苯乙烯,经浇注成形和干燥后,在1050℃中烧成,由于聚苯乙烯在加热时分解而发生膨胀,形成大量孔隙。

 

红外辐射陶瓷砖

根据维恩位移定律可计算得出人体的辐射峰值波长约为93Hz,人体辐射几乎全部在红外区。根据质点共振原理,红外区的远红外波段(8Hz~14Hz)最易被人体吸收,远红外线对人体能起到一定的医疗保健作用。相关专家通过分别在坯体中引入含镁原料和铜尾砂废料,制备了8Hz~14Hz远红外波段具有较高发射率(ε=0.867)的建筑陶瓷玻化砖。研究表明,显微结构物相中莫来石量的增加及晶格的畸变、Fe2O3的存在、堇青石的形成有利于发射率的提高。

 

抗菌陶瓷

抗菌陶瓷就是将抗菌剂加入到陶瓷釉料中,经施釉和烧成后,在陶瓷釉层中均匀分布,具有良好持久的抗菌性。抗菌陶瓷目前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。首先,釉中掺杂型抗菌陶瓷如何使有效抗菌物质充分溶出,发挥抗菌作用;其次,光催化型抗菌陶瓷的高光催化效率有待提高,薄膜的老化影响使用寿命;再次,抗菌陶瓷抗菌效果检测没有现行的国家标准;最后,抗菌剂的加入所引起的陶瓷表面颜色的失真、光泽度变差、涂覆层和陶瓷表面的结合力不够、使用耐久性差、需要专用设备、成本较高等问题。

 

自洁陶瓷砖

现在许多高层建筑物外面都装饰有釉面砖,但是清洗起来既危险又困难,如果这种釉面砖涂覆具有光催化性的薄膜后,其在阳光的照耀下就可自然分解附着在上面的有机物,在风吹和雨水的冲洗作用下,可以始终保持洁净的状态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摘自《中国建材报》

相关链接